平安校园

首页 > 平安校园 > 正文

提高防范意识,拒绝电信诈骗——致全校师生员工的公开信

发布者:综合处        时间:2020-11-26  浏览:

提高防范意识,拒绝电信诈骗——致全校师生员工的公开信

 

老师们、同学们:
    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、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。近年来公安机关全力打击此类犯罪,并成功破获了一些案件,抓获了大批犯罪分子。但由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,电信诈骗日益体现出集团化、智能化、职业化、高科技、跨区域、跨国境犯罪等特征,打击防范难度增大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依然猖獗,案件时有发生。在此,学校保卫处郑重提醒全体师生员工时刻保持谨慎,提高防范意识,严防上当受骗,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益。
    一、树立正确观念,筑牢心理防线。
    1、戒除贪念。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。对陌生人的电话、短信和网络信息中涉及中奖、退税、低价购物等“好事”信息一律不要相信,心中没有贪念,犯罪分子便无机可乘。
    2、不惧恐吓。遭遇陌生人以公、检、法身份要挟时,不要恐惧,身正不怕影子斜,一律不要相信;即使自身有违纪“出格”行为,也不要相信,调查处理必须是地方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。纪委、公、检、法机关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进行办案的。
    二、不要轻信陌生人,学会识别诈骗手段。
    1、陌生来电应警觉,凡自称是电信、银行、公安及法院等公职人员,以“电话欠费、法院传票、绑架勒索、涉嫌洗黑钱、账户冻结”等内容办案的电话,都不要轻易相信,赶快挂断电话;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、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、汇款的,或者声称提供安全账户为你的存款进行保护的,都是诈骗,不要理睬。切记:
    ①不要听信陌生人转接警方或其他咨询电话,更不要轻信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也不要点击可疑网页提供的确认链接;
    ②犯罪嫌疑人能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他人姓名、电话号码等信息,利用改号器模拟各类电话号码,当你接到能显示事主家人手机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,不要慌张,要通过拔 打电话核实。如有疑惑,一定要及时直接拨打110向警方咨询、举报或报警。
    2、畅游网络要小心,诈骗手段在翻新。犯罪嫌疑人常常会通过网络购物、网络促销、网络投资、网络游戏、网上贷款、网上中奖、网上兼职、网上交友、QQ好友、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,利用利益好处、交友色情等手段,设置圈套,引诱上当,骗取资金。因此,当你上网的时候,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,做到不贪图便宜,不财迷心窍,明辨欺诈信息、钓鱼网站、网络陷阱,增强抵御诱惑能力,守护好自己的钱财。 
    三、把握关键时刻,决不轻易转账汇款。
   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关键是不对任何人泄露账户密码,控制转账汇款,因此请你在转账汇款时务必做到:
    1、务必清楚收款人真实身份,决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;
    2、务必清楚接收账户详细,决不轻信所谓安全账户;  
    3、务必清楚转(汇)出资金用途,决不轻信别人任何承诺;  
    4、务必保密网银账户信息,决不向陌生人透露账户、密码等信息;  
    5、务必核实确认网银网址,决不将陌生人手机与网银绑定;  
    6、务必与家人或朋友联系核实,未经确认决不转账、汇款。
    四、发现上当受骗,应采取止付手段。
    当您感觉上当受骗时,不要心存侥幸,应当迅速终止交易、保存涉案各项证据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。具体方法:
    1、拨打当地公安“110”举报,公安机关接警后可以在30分钟内实现简要案情和一级账户的姓名、账号、转账时间等信息录入验证,并实现紧急止付。
    2、自己立即拨打诈骗账户归属地银行的客服电话(如工商银行95588,建设银行95533等)和登录网上银行,输入诈骗账号,重复输错3-5次密码就可以快速止付电话和网银转账,时限为24小时,以此防止损失并为公安机关破案抓人赢取时间。
   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人人有责,家庭成员、亲朋好友、同事同学之间要相互宣传、相互提醒,让各类骗子无法得逞,人民群众不再上当受骗!

 


Copyright 2015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

地址:无锡市新区新锡路8号  电话:0510-85342307